资讯
资讯
供应
刊例
采购
合作
案例
企业
人脉
问答
搜索
会员 发布
找广小程序
广告内参
找广公众号
找广(ZhaoGuang.Com)小程序
全球户外媒体行业新媒体,广告全产业链社交与服务平台。户外媒体界老板每日经营读物。由深圳创东方、北京布局投资、清华大学启迪之星等共同投资。
找广(ZhaoGuang.Com)服务号
寻求
报道
我要
投稿
返回
顶部
38
8
收藏
已收藏

消费者居然会对户外广告产生条件反射?户外广告的制胜点在这里!

广告受众是广告信息的直接接触者、接受者。广告宣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受众对产品的选择,实现购买行为。这就要求广告主必须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才会达到理想的广告投放效果。

所以,广告主和广告从业人员们在策划、设计、投放广告时,有一个环节不可忽略,那就是我们需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用消费者的视角审视我们的广告策略;代入消费者的身份,重新理解广告内容及形式。

比如,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我们走在街上,看到一个LED大屏户外广告,此时作为户外广告的受众,我们的心理和思维会产生怎么样的接受和认识的活动呢,会有怎样的情绪被调动,这些信息又如何在大脑中加工处理,最终决策的结果如何?或者记忆中对品牌及产品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事实上,虽然我们周围每天被各种各样或大或小的屏幕包围,户外广告对我们来说太常见、太熟悉的了,我们可能觉得每天上下班路上那块户外大屏已经融入街景、融入我们的生活。但实际上,我们还在用持续地用“六感”感知、记忆,心理上也会经历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这些几乎都是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消费者对户外广告的条件反射的一部分。

条件反射是指与生俱来的、低级的,不需要大脑皮质的参与且少而易退化的生理现象。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等。

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之上的,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逐渐形成的,比非条件反射更高级,需要大脑皮质的参与。通俗来讲就是,两样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形成某种联系,当其中一样事或物出现时,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另外一样事或物,如望梅止渴、打哈欠等。

消费者在处于条件反射时的消费目的和心理是下意识的、直接的,是被建立在消费者的潜意识中的。这也是我们在设计LED户外大屏时可以注意和发力的机会和着力点。

西安某景点的一家面馆用装置艺术制作户外广告来展示产品。一碗“会动的面” 利用了人的条件反射效应,让往来顾客驻足观看,口水涟涟。

另一优势在于运动的物体会吸引90%的人的目光,再利用食物本身的气味、观感,调动消费者多种感官, 使其联想起自己吃面时的感觉,这种条件反射的泛化表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刻在脑海里的。

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led大屏同样可以动起来,比如能够在在led大屏中运用到裸眼3D、杜比世界等等技术,与普通内容相比,亮度最高可以提升40倍。让大屏画面内容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感官刺激,刺激人们更多感官,唤起某种熟悉的场景或感觉,对消费者心理完成更深层次的触达。

想要培养消费者的条件反射,广告在内容吸引人、感官刺激强烈的基础上,还需要高频的出现,人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只要它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好感度。即所谓的曝光效应(the exposure effect or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   户外广告就是这样,在我们每天生活必经的场景,与消费者“天天见”通过不断地露面、不断地重复,在不知不觉之间潜入人们的意识当中。等你有需要时,就会不自觉地想起它来,那时不选熟悉的它,又选谁呢?

结合条件反射的户外广告,设计新颖,科技感、互动感十足,让人浮想联翩,更容易促成消费行为的发生,且宣传与消费端结合的营销方式也事半功倍地提高了产品的销售量。彰显了当代广告的风采!

举报/反馈
正在加载评论
作者其它文章
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资讯
更多 >
1
天价医美的背后:中韩价差几倍,利润被谁拿走了
2
小马宋2025年度演讲:营销的变与不变
3
腾讯元宝AI接入微信,你的聊天搭子上线
4
京东美团公关战六回合,谁暂时领先?
5
福特退出中国,进入倒计时!
6
美团对京东的回应,犯了五个致命性的错误
7
省吃俭用的年轻人,为什么甘心被棉花娃娃掏空钱包?
8
品牌们掀起减肥潮,又一种流行趋势出现
9
安踏徐阳:要革就革自己的命
10
从华为舆论场切面,看可借鉴之处
广告媒体推荐
发布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