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合作信息帮我推荐
免费帮你找广告位
今天已有4133人使用找广网找广告位
首 页 找资讯 最新 最热 快讯 广告内参 人气作者 直播内容 找供应 找刊例 找采购 找合作 找案例 每周头部案例 海外最酷案例 近期热门案例 近期最多收藏 全球奖库 金璧奖案例 找人脉 找招聘 高级管理 销售/市场 策划/设计 运营/工程 IT技术研发 人事/行政 找问答 数字互联网媒 软硬件和器材 商业创意服务 交通出行媒体 家庭社区媒体 公共场景媒体 商业场景媒体 电视广播纸媒 广告媒体相关 寻求报道 我要投稿
全部 最新 最热 快讯 广告内参 人气作者 直播内容
首页 > 找资讯 > 传媒行业「不隐晦」的「机会」

传媒行业「不隐晦」的「机会」

广媒网评 2024-02-25 11:29

传媒行业「不隐晦」的「机会」

互动话题:

2024 年传媒行业

最具潜力的机会领域是哪些?

作者|六一

在一碗热腾腾的元宵中,我们正式与龙年春节告别,也正式开始龙年奋斗。对每一个传媒人,复工后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寻找属于龙年的新机会。

因此,在这个元宵夜,1 号特别推出《预见 2024 · 机会篇》,祝全体传媒人,开工大吉,机会满满。

甲辰之年龙抬头,机会之春即现在。

传媒行业在经历了近几年的变革洗礼之后,开始展现出新的成长之势,更加理性冷静、更加注重本质、更加长期主义。

这不是一种单纯对于过去辉煌的「回摆」,而是新环境下追求突破的「上升」。理性让行业遏制飘摇浮躁的短视、务实让行业拒绝形而上假大空的辞令、坚守让行业停止掉入流量快餐的陷阱。现在向前走的每一步,都将回望真实的需求、摸清市场的脉搏。

那向前走的路标,又来自何方的指引?

1 号认为,来自于对传媒行业「机会」的探寻思考,以及更进一步的深思熟虑和押定离手。从垂向看,在当下的时代语境里,传媒单一象限内的机会潜停在何处,从横向看,在「传媒 +」的复合领域,什么化学反应又值得期待?

为了让传媒行业对于机会的「想象」更具实感,1 号分别对话了:

王兆楠   爱奇艺总编辑、副总裁

郑华平 芒果 TV 总编辑、副总裁

(按嘉宾的姓名字母排序)

以及腾讯视频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准备的人总是能领先一个身位,先行一步站在未来里。


上篇:

立身之本:聚焦小人物、刻画大中国

抓住机会的首要要义,是抓住行业的立身之本。从业者在其中获得机会也创造机会,建立最稳固的护城河,也铸造最锋利的进攻剑。

之于传媒行业,就是创作,是对「内容为王」这个铁律能够有几成穿透力的理解和实践。

回顾过去一年的影视综市场,我们明显能感受到受外部环境和内部「降本增效」影响下的市场波动逐渐走向平稳,表现为影视综制播数量的企稳回升。其中也不乏叫好又卖座的口碑作品,比如《狂飙》《三体》《我们的日子》等年度大剧,《奔跑吧》《王牌对王牌》《花儿与少年》等表现强劲的综 N 代,以及以 45.44 亿的票房问鼎年度票房冠军的《满江红》。

传媒行业「不隐晦」的「机会」

这些荧屏碎片是传媒行业直接面向大众交付的结果,口碑作品是依赖于内容而生存的传媒最具体的勋章。优秀创作本身就是内容经济下最显而易见的「机会」,好作品交付市场,市场自会反馈声望与利益。

抓住机会,就要把好内容创作之脉。而用之不尽的灵感,来源于时代、来源于大众。如同王兆楠所说,「作为从业者,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当前的影视创作正在回归当下、回归现实、回归人本,并彰显出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特征。」大众对于文娱作品的理解离不开个体对于身处现实的感知,能够激发共情的作品一定是能够与大众感知契合的作品。

传媒行业「不隐晦」的「机会」

王兆楠   爱奇艺总编辑、副总裁

更具体一些,什么方向的内容,是「机会性」内容?

从个体层次来说,是「小人物」内容。

「首先,要关照国民情绪,坚持与时代共情。用最通俗的方式讲述一个个当代人关注的大历史命题下的小人物命运,创作和每个普通人永远站在一起的作品。」

王兆楠精准提及了和普通人站在一起的概念,并从影视作品的功能属性对普通人的「需求变动」进行了解释。

「影视作品是具有社会功能和社会属性的精神文化产品,与政治经济、国民情绪和社会心态息息相关。近几年,特别是三年疫情之后,时代情绪和大众心态不断发生变化,国民情绪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观众的审美趣味和影视内容的创作生产。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所有的文艺也都是当下的文艺。只有将内容创作落在普通人身上,才能与时代共情。同时,普通人的角色又是跟时代紧密呼应的,内容创作者应当心怀责任去创作敢于触及现实矛盾、更贴近人民和每个普通人永远站在一起的作品,让审美抬高一寸,思想向前一步。无论古今中外,抚慰人心的情感、向上向善的人性、坚持不懈的奋斗都是人们共同的话题和共情的内容,也是文艺创作最值得把握和追求的东西。」

传媒行业「不隐晦」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剧集市场的主流趋势聚焦于现实题材,讲好小人物的故事不是一件易事,艺术表达与现实折射之间的平衡需要精准去把握。腾讯视频也高度认可了「现实题材」是传媒行业确切的机会,「越是贴近社会现实的话题和情感,越是接地气、生活化的内容,越能与大众形成共鸣共情。」

从集体层次来说,是「大中国」内容。

讲好小人物的故事不易,讲好新时代中国的故事同样具备挑战。但挑战与机会总是并存,向中华文化「借力」,是传媒行业内容创作近年来愈发常见的策略。

讲好中国故事,对外,指向「国际传播」。这是我国传媒行业一直在做的事情,而随着中国越来越走进国际舞台的中心,这一块「必争之地」将迎来更多的机会。各大视频平台均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打造海外版内容平台。比如芒果 TV 的海外版 MangoTV,站内提供了除中英文外的泰语、越南语、马来西亚语和印度尼西亚语的语言版本。

传媒行业「不隐晦」的「机会」

郑华平提到,芒果 TV 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

「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愈发凸显。芒果 TV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传播,过去几年与沙特、克罗地亚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还有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国际友谊,与这些国家在文化交流、文旅宣传、节目创制上进行了深度合作。《乘风破浪》模式出海,《乘风破浪的姐姐越南版》首播即登顶收视第一,创下越南综艺招商之最。《花儿与少年 · 丝路季》带动沙特的机票光在 23 年国庆期间,就暴涨了 7.6 倍。而且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芒果走向国际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将更频繁。

芒果 TV 连续多年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在国内市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品牌传播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品牌特色和优势。这些经验和优势也可以为我们在国际传播中提供有力的支持。」

传媒行业「不隐晦」的「机会」

郑华平 芒果 TV 总编辑、副总裁

另一方面,对内则同样需要向中华文化的深度去挖掘。这更多体现于我国综艺制作的领域内,以「非遗」为主题的一批综艺涌现,各大晚会舞台上也都频繁出现极具东方美学、国风气韵的节目内容。

王兆楠也提到,「要继续提质增效,坚持全民向、多元化的内容创作方向。根据观众需求进行供给侧改革,以多元丰富的内容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好的作品要精心打磨一剧之本,要用价值观打造气质和灵魂,要在人物塑造上多下功夫,要自觉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把中华文化与当代亿万观众的审美需求相结合。」

在立身之本中大做文章,就是在小人物的细腻中、大中国的厚度里去更新时代表达,继而进行多元化的内容创作,把平凡的故事讲得深刻,把中国的故事讲得可亲可爱可敬。

这是传媒行业任环境如何变化岿然不动的「机会」所在。


下篇:

创新之翼:拥抱新科技、聚焦新文旅

去理解「传媒 +」的机会,就要理解传媒行业的新增长引擎以及它如何给足新动力。

从最根本的生产力要素来看,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过去一年中,AIGC 声名鹊起。作为内容生产最直接相关联的技术,必将对传媒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传媒行业「不隐晦」的「机会」

Open   AI   sora 生成视频截图

几位受访者都不约而同提到了这一点,「传媒 + 科技」带来的机会不只在于科技本身的能力,更在于从业者作为「人」的角色与技术「机器」碰撞之后能够带来怎样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人」依然是关键。

王兆楠着重强调了这一点,「要主动拥抱新技术,保持创新和创造的能力。人的智慧、创意和人格魅力依然是内容生产最重要的价值,掌握新技术的人才是这个行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郑华平也用芒果 TV 技术人才筛选的实例佐证了「传媒 + 科技」中「人」的重要性,如自「马栏山杯」国际音视频算法大赛举办四届以来,已助力芒果 TV 发掘并引进了 100 多位技术高精尖人才。

进一步到生产链条中,科技影响的是传媒内容生产的全环节。

王兆楠认为,AIGC 已经深度影响着内容创意、制作和宣发:「技术驱动下的影视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内容制作效率不断提升,充分释放了艺术家和创作者的生产力。近两年影视与其他艺术形式、娱乐业态的融合,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惊喜和对未来的期许。虚拟和现实深度融合的线下娱乐新场景,让好 IP 拥有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一个最直接的案例就是郑华平提到的湖南卫视、芒果 TV 近日内上线的综艺《全员加速中 · 对战季》,作为「吃螃蟹的人」,该综艺升级了虚拟现实互动技术在综艺节目中的运用,借助科技力量将视觉沉浸效果极致展现,打造了堪称电影级视觉的审美宇宙,对于促进以科技创新推动综艺创新,加快培育综艺市场发展的新质生产力,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腾讯视频同样认为,在内容创作、品牌植入、定制化内容、精准营销等方面,AI 技术的引入都可能迎来很多创新机会。在终端方面,2024 年 AR/VR 硬件也可能迎来爆发机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带来更加沉浸式的内容创作与体验,驱动新的商业模式探索。

「传媒 + 科技」,一方面是面向从业者的效率提升和想象开发,一方面是面向观众的差异化产出。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在供给端不仅仅意味着效率的提升,也意味着这被节省掉的时间、人力、资源、精力,能够转化成什么新结果;在需求端不仅仅意味着去消费带着科技元素的内容,也意味着大众是否能够因为接受到的新变化产生更先进的需求。

如果大众对于「传媒 + 科技」的需求走在功能落地之前,未来的导向将有迹可循;如果没有,传媒行业本身需要去做自我的更新与尝试。生产力结构的迭代带来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进而是产业结构、大众角色、社会习惯的变化,与传媒行业耦合的一切,都将在「传媒 + 科技」中酝酿出新的机会。

除此之外,从更贴近传媒行业的角度来说,「传媒 + 文旅」的崛起之势不可小觑。

此前,1 号就讨论过广电在文旅方面开发的潜力。文旅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和「文化」,而广电行业在展示人文特色、营造文化氛围和体验方面的内容和传播优势显而易见。以此为基础,广电以制作节目内容、承办大型文艺演出、打造旅游目的地和文旅体验项目等多种方式参与到了文旅行业的创新发展中。

郑华平提到了两个出圈案例。一是在《去有风的地方》播出期,芒果 TV 与云南大理携手合作展现了大理的独特魅力,成为「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经典案例;二是综艺《花儿与少年 · 丝路季》,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导向与共建国家共同讲述丝路新篇章,以年度爆款综艺的影响力助推文化交流与传承。

传媒行业「不隐晦」的「机会」

《去有风的地方》图源:豆瓣

实际上,牵手文旅,等于拓宽了传媒影响力的边界。作为内容产品,在线上发挥吸引力的同时,也将传媒的机会延伸至线下。对于传媒行业来说,地域内容的加入作为传媒内容的底色,一是能够作为内容创作的一条线索,二是能够为观众提供打开视野的机会。反过来,这样的机会也是文旅行业的机会,越多出圈作品的标签附着于地标之上,地标价值也就水涨船高。这背后链接的,还有粉丝经济、打卡经济、社交经济,潜力巨大。

「传媒 + 科技」「传媒 + 文旅」能够为传媒行业带来丰富的机会是「明牌」。

在这两大机会场域里,前者更侧重于向内减少冗余、后者更侧重于向外提升体验。但明白要做什么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抓住机会,在潮流之下,如何去做才是机会落地见真章的关键。

因为这仅仅是机会的入口,出口的景色如何,我们期待未来这一年。


1 号结语

「机会」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生机与希望。之于传媒行业而言,「机会」并不隐晦,抓住机会就讲求一个「突破」。

传媒为大众构造了个人亲身体验以外的生活。所以之于传媒行业的根本,是理应去做好大众「另一种生活」的开发,做口碑内容、争优质创作,这是「有龙则灵」。之于传媒行业的外延,是为开发「另一种生活」填充武器库,不畏尝试、敢于突破,这需要磨合的时间,但做好了则是「如虎添翼」。

1 号对此抱有兴奋的期待,传媒行业的回暖趋势也是酝酿新面貌的讯号,是太阳升起的号角,「机会」就在眼前。


563阅读 抢沙发 赞同 收藏 分享
复制地址
举报
我要认领该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
文章发布人 你也和该文有关系?
广媒网评
发布人
关注 发私信